党史学习
1
一次被放弃的“冒险之旅”
来源: | 作者:中国收藏家协会 | 发布时间: 2021-06-24 | 4275 次浏览 | 分享到:

    对一个驾龄近二十年的“老司机”而言,从北京开车去武汉,只要时间充裕休息充分,在今天看来并非难事;但是,这场长途驾驶如果在2020年三四月份,无疑是一场“冒险之旅”。

    在艰苦抗击疫情两个月后,武汉迎来令国人振奋的公告:自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14天后武汉市也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

    这也是我们公司股东法人田经理,在武汉被“居家隔离”整整63天后,迎来的最好消息。

    解除隔离、自由行动了,但是,返回北京的车票却迟迟订购不到,或许是因为田经理一家四口(两位老人及孩子)集中回京缘故,武汉方面的有关街道办事处给“分配”的车票总也不凑数。

    一周过去了,票没落实;半个月过去了,票还是没落实;转眼进入四月中旬,票还是没凑齐;车票买买退退的次数多了,田经理也“疲”了,只剩在家里干着急的份儿了。

    转机,在不经意间来临。

    4月18日下午,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宣布:自4月19日开始,京津冀进出京人员通过“健康码”互认。此举意味着,“宅居”防疫的京津冀人,在满足防疫要求的情况下,可以自由流动了。

    在京的同事们于是商量,既然田经理买不齐全家四人返京的车票,公司干脆安排一辆车去武汉接人吧。因为驾龄和曾去过武汉的原因,我于是成为赴鄂驾驶员的“第一人选”。

    接下来就是艰巨的准备工作。所以说“艰巨”,就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准备哪些材料、证明,才能保证1400多公里的道路“畅通无阻”。工作证明、居住证明、身份证明、社保关系打印、纳税证明,凡是能想到的材料,都准备齐了,同事又建议让我去做一次核酸检测。

    我于是就近去北京友谊医院东部院区做核酸检测,当时的核检报告要3天后才能取。正是等检测报告的这3天,我们公司取消了去武汉接人的“冒险之旅”。

    首先提出取消建议的是田经理的父亲田建国老先生,他是中船重工武汉公司有着近四十年党龄的退休干部,理由有两个:首先是1月23日武汉“封城”时,武汉市在高速公路收费站口,市、县(区)、镇、村公路交界处,27个过江桥梁检测点和主城区建起卡口。如此众多的检查站点,有一个证明不全就过不去,会形成“进不来武汉,又回不去北京”的困局。

    他的第二个理由是:要相信党和政府,我们面临的所有困难都是暂时的、可以解决的。武汉刚“解封”,车票紧张的情况应该不会超过一个月。我们两个多月的“居家隔离”都过来了,再等几天又怕什么?

田建国如此判断的“底气”,来源于对“组织生活”的熟悉。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对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言一行”,有着相当的了解:2016年8月,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总书记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证人民健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从2020年大年初一起,习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14次中常会、4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多次党的重要会议,敏锐洞察、果敢决策、科学指引、沉着应对,周密部署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

    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传染病,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仅用1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用2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身为武汉抗疫的亲历者、受益者,田建国直言建议: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党和政府的领导力和决策力?还要冒险做出长途驱车接人的行动?

    事情后来的发展,证明了老党员田建国判断的正确。

     2020年5月19日,武汉方面的居委会终于帮助田经理“凑齐”了全家返京的车票;返京后,她们全家又“享受”了由北京方面的居委会提供的“专车接站服务”——集中居家隔离14天。

一年时间转瞬即逝,经历了生死考验后,再回望去年由“防疫”形成的所谓种种不适,真有种“风轻云淡”的感觉。

    或许,这正是2020年9月8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深刻阐述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到每个中国人骨髓的缘故。

我庆幸,新冠疫情期间虽然取消了从北京驾车去武汉“冒险之旅”,同事一家却安然返京回归了正常生活;我高兴,成长在新时代的中国,在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国肆虐的当下,中国人民仍能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我自豪,在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其蓬勃的生机和向上的力量,正散发出越来越强的耀眼光芒。

作为一名普通群众,在党的百年诞辰之际,献上自己的衷心祝福:生日快乐!

                                                              作者:王开峰 中国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