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1
太岁收藏文化亮相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中国收藏家协会 2025年11月11日 12:05 北京
来源: | 作者:中国收藏家协会 | 发布时间: 2025-11-11 | 110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11月5日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中国收藏家协会太岁收藏研究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太岁专委会”)以“传承太岁收藏文化,赋能科学研究创新”为主题,携多款珍稀太岁藏品及最新科研成果亮相,通过实物展示、学术分享与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向全球观众呈现这一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前沿科研价值的独特存在,成为本届进博会文化展区极具辨识度的亮眼焦点。

图片

太岁,古称“肉灵芝”,在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认知中占有独特地位,即是被赋予神秘色彩的珍稀生物体,更承载着中华先民的哲学思想与生命智慧。在太岁专题展区内,数尊形态各异的天然太岁藏品引得观众纷纷驻足。这些藏品或如凝脂般温润细腻,或似珊瑚般瑰丽多姿,每一件都拥有独一无二的自然形态,生动诠释了“世界上没有两块相同的太岁”的稀缺特质。其中,一尊重达136斤的完整天然白色太岁堪称“镇展之宝”,其纹理细腻、活性特征明显,是2009年在青海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地带发现的珍品。据太岁专委会调研数据显示,全球现存80斤以上的完整太岁不足五百尊,稀缺性不言而喻。此次展会更难得一见地集中展出四尊百斤以上的完整太岁藏品,规模与规格实属难得。

图片
图片

为帮助观众深入了解太岁收藏文化,展区特别设置文化溯源专区,通过图文展板系统梳理了太岁从《山海经》“视肉”记载到《本草纲目》“芝类”定论的历史脉络,深入解析其在传统文明中文化意象与传承价值。许多观众在近距离观赏到这些平日难得一见的“自然瑰宝”时,纷纷感叹其跨越时空的独特魅力,仿佛穿越千年与古老的文化进行了一场亲密对话。展会期间,前来参观的人次突破12万。

图片

在科研成果分享区,太岁专委会联合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高校科研团队,发布了关于太岁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太岁的生物属性、生态功能等多个方面,为太岁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也展现了我国在太岁科研领域的前沿探索和成就。

太岁专委会作为国内专注于太岁收藏、保护与学术研究的组织,长期以来致力于系统梳理太岁实物资料、探究其生物属性与文化内涵,推动相关收藏活动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方向发展。

图片
图片


太岁专委会会长朱跃峰介绍,近年来,太岁收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然而,由于存在专业知识匮乏和规范引导,市场上赝品泛滥成灾。为了引导广大收藏家与爱好者科学收藏,专委会组织生物学、地质学、收藏行业等领域专家,牵头制定了《太岁收藏规范指引》团体标准。该标准规范了太岁收藏的来源、鉴别与生态保护的核心问题,为行业健康发展构建规范体系。同时,朱会长也提醒收藏者警惕市场假货与过度炒作风险。

图片

展会期间,邀请业内专家举办了三场专题讲座,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从自然科学与人文历史双重视角,深入浅出地解读太岁的形成机理、形态特征、历史记载以及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现场解答观众关于太岁收藏鉴别、养护方法及科研应用前景等热点问题,累计参与人次超万人。

进博会作为全球共享的开放合作平台,中国收藏家协会的积极参与,实现了传统收藏文化与国家级展会平台的创新融合。此举不仅丰富了进博会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太岁收藏文化的国际传播与跨界合作探讨,同时为中国收藏文化走向世界、传递中华传统文化魅力打开了全新窗口。

关于进博会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包括国家综合展、企业商业展、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专业配套活动和人文交流活动等板块。按照“越办越好”总要求,进博会展会质量持续提高,国际影响更加广泛,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海内外广泛赞誉。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