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1
2025 .北京二七.第三届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博览会在北京盛大开幕
来源: | 作者:中国收藏家协会 | 发布时间: 2025-09-29 | 58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5年9月27日上午,时值世界铁路诞生200周年,在这一重要历史时刻,以“巡礼百年二七 共赴大国收藏”为主题的“2025北京二七·第三届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铁路集邮展览、中国铁路摄影展览”在北京长辛店二七机车厂隆重开幕。本届博览会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北京市集邮协会、首都铁路公共关系协会、中铁文联摄影分会联合主办,中国收藏家协会铁路文化专业委员会与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原铁道部副部长国林同志、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成勇同志,中国收藏家协会党支支部书记、理事长刘铭威同志,中车北京二七机车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曹岩同志,“毛泽东号”第七任司机长陈福汉同志,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第二联合党委党务专员王红艳同志以及来自全国各地收藏家、集邮家、摄影家及新闻媒体近千人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中国收藏家协会铁路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向红主持

刘铭威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是我们在铁路文化领域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是我们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一次积极探索。让我们共同携手,以此次博览会为契机,深化铁路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播,让收藏在柜中的文物、流传于世的史料、铭刻于心的精神真正“活”起来,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曹岩表示,作为东道主,我们深感荣幸,更觉责任重大。二七厂,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段历史、一种精神、一份担当。将这座国家级文保建筑转化为文化展览输出大国文明的殿堂,正是我们践行“让工业遗产焕发新生”理念的关键一步。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盛会,不仅展示铁路文化的博大精深,更生动例证工业遗产如何通过文化赋能,实现从“工业摇篮”到“文化秀带”、“发展绿带”的华丽转身,为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升级提供“二七实践”。

本次博览会以“巡礼百年二七 共赴大国收藏”为主题,共设四大展览板块:铁路文化收藏(老物件)展览、铁路集邮展览、铁路摄影展览、二七厂历史展览四个板块。这些珍贵的展品藏品来自全国上千名铁路收藏家、集邮家和摄影家的精品实物图片经销商16万件(套),生动地展现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文化内涵.

 铁路文化收藏展以“践行大国收藏、保护铁路文物”为主旨,汇集数万件铁路文献、史料与老物件,涵盖股票债券、时刻表、信号灯等60余类,以988米展线系统呈现中国铁路近150年发展历程,展现中国铁路从追赶到领跑的奋斗征程。

 铁路集邮展为第三届省级综合性邮展,汇集25个省区市116部713框邮集,涵盖14个类别,突出铁路主题,以“邮集真品+珍邮复制”形式,推动集邮文化传播。

     铁路摄影展集结全国550余名摄影人,展出2025幅作品,以世界铁路诞生、高铁发展等五大主题,沿880米展线呈现铁路发展脉络,生动记录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奋进之路。

    二七厂历史展览以“毛泽东与二七机车厂”“北京型机车量产50年”为主题,通过文献、老报纸与老物件,展现百年二七厂的红色基因与辉煌历史。

复刻版“龙号机车”发车

   “龙号机车”是1881年中国铁路制造的第一台机车。收藏家杨超和刘伟两人专为本届藏博会按1:1比例复制了一台“龙号机车”,它完全按照1881年的图纸制造而成。开幕式上,90岁高龄的“毛泽东号”第七任司机长陈福汉和现任“毛泽东号”副司机长宣杰共同拉响复刻版“龙号机车”发车汽笛,完成一场时隔134年的“龙号机车”行进的历史长鸣,以此向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献礼,向世界铁路给中国送来的现代文明致敬。

 北京二七机车厂历史悠久,前身是1897年建立的清朝邮传部卢保铁路卢沟桥机厂,1901年迁址长辛店并更名为京汉铁路长辛店机厂,是中国铁路机车制造的百年企业。二七厂历史厚重,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新中国机车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1958年9月我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建设型”在此诞生,1975年量产的“北京型”机车享誉全国。这片热土承载着深厚的工业记忆与红色基因,是国务院国资委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本次铁路藏博会在此举办,是该企业从制造业转型为科技文化产业园后,首次承办的大型铁路文化活动。

  27日下午还举行了大国收藏铁路文化研讨会,众多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展览持续至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