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组织
1
1
北京
天津
河北

      1月10日, 中国收藏家协会发起的“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大展”在北京冬奥村正式开幕。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及北京2022年冬奥组委官方网站等百余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本次展览作品逾百件,百位艺术家呈现了以“奥林匹克文化、中华体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艺术佳作,通过中国艺术形式呈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静待世界来客。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沈千帆,国际奥委会文化与奥林匹克传承委员会委员侯琨,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曹康,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黄金,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大展组委会主席、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助理、体育文化收藏委员会主席李祥及联合主办方中国冰雪大会组委会、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众多体育界、文化界、教育界人士齐聚一堂,为即将开幕的北京冬奥会献礼。中国收藏家协会罗伯健会长、杨土金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中国美术家协会徐里副主席、李象群副主席等在外地发来贺信。
    “冬奥村是运动员和代表团官员赛时的家。把书画展放在冬奥村,就是放在了舞台的最中心,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意义重大。”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北京冬奥组委副主席于再清高度肯定大展活动,还向大家介绍了古代奥运会历史及奥林匹克休战协议,对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

于再清副主席在大展开幕式上接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采访

      大展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为本次展览特别作序:自古以来,体育和艺术相生相伴。大唐诗仙李白吟诵 “一射两虎穿,转背落双鸢”的豪情,诗圣杜甫感慨“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的盛况,乾隆留下“拟议弦催箭,形容镜舞鸾”的冰嬉佳句……从西魏《游泳图》、五代《射箭图》,再到明朝《仕女蹴鞠图》,诗情画意和游艺竞技,结出艺术奇葩。本次展览从全国征集300余件艺术佳作,亮相北京冬奥村,传播着奥林匹克美美与共的人类共同价值。

于再清副主席、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曹康(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一级巡视员)、大展学术委员会主席李庚、大展组委会主席李祥等在开幕式上

    大展发起人及主办方代表、大展组委会主席李祥表示,受习近平主席考察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备赛工作的启示,借助冬奥会及冬奥村平台,使之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的重要窗口。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大展就是落实习主席讲话精神,实施体育文化创作精品工程的新尝试,通过创作具有时代特征、体育内涵、中国特色的体育文化产品,鼓励开展体育美术、体育收藏品等的展示和评选活动。此次体育艺术作品大展,是以艺术品为载体讲好冬奥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中华优秀的文化形式,颂扬中国丰富、辉煌的体育成就,促进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让世界品味中华文化、体育文化的魅力。
    大展组委会执行主席、美术活动家、艺术家王华明表示,通过邀请艺术家参与大展,真切感受到了艺术界对北京冬奥会的热情、激情与爱国情怀。为配合后续的全国及国际巡展,目前艺术作品征集还在继续。

于再清副主席与李可染画院院长李庚教授,在“为冬奥点赞,为残奥讴歌”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前

      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大展组委会学术委员会主席、李可染画院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李庚教授说,北京冬奥会是国家盛事,也是世界大事。我作为艺术家是积极参与,作为国家艺术机构也大力支持。


众多艺术家在北京冬奥村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及运动员书写福字

     开幕式结束后,在冬奥村开展了以“迎新春”为主题的书画笔会活动,十余位书画名家纷纷提笔书“福”。除夕之夜,这些“福”字将装点北京冬奥村,并赠送各国运动员,百“福”迎新春,为全世界的冰雪健儿们送上新春祝福。
    本次展览由中国收藏家协会发起并主办,得到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国际奥林匹克学院、中国体育新闻工作者协会、李可染画院、中国冰雪大展组委会、鲁迅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机构的支持。举办中国体育艺术品大展,是发起人李祥多年的愿望,一是填补没有全国文化艺术作品全品类体育艺术作品展会的空白。如体育陶瓷、体育非遗作品等。二是弥补伴随了十余届全运会的全国体育美术作品展,去年未能在西安全运会期间举办的遗憾。三是挖掘、保护与发展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四是以体育、奥林匹克为载体,走出国门,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
    本次中国体育艺术品大展作品的参展者,有九十岁高龄的老人,九岁的小学生,有职业艺术家,多位美院院长、教授、学科带头人,有业余艺术爱好者;有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侨的作品,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唯一的“双奥”“特许者”——苗长强,也是特许商品中唯一大师本人制作。这次大展苗长强大师选送的十件作品,其中五件为大型陶瓷作品。也有新中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早期全国10名最佳运动员、多次获得世界冠军、中国年龄最小的世界冠军获得者童玲的艺术作品,这体现了国际奥委会一直提倡体育与艺术的深度融合,其中提出“运动员艺术家”,号召运动员也参与到艺术创作中,通过艺术作品传到体育魅力。童玲在运动员生涯期间,遗憾地错过了参加奥运会,那么在北京冬奥村参加体育艺术作品展,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弥补她的奥运之憾。由陶瓷泰斗王锡良与景泰蓝非遗传承人刘永森联袂创意打造的冬奥冰雪瓷尊,首次将瓷器文化与景泰蓝文化组合呈现,目前已在北京冬奥村亮相。
    据了解,北京冬奥村展览将持续到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闭幕。期间,2月10日至20日,国家一级画院李可染画院进行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大展北京冬奥村的“村外”交流展览,同期举行首届中国体育艺术作品创作与鉴赏研讨会。目前,大展组委会已在筹备冬残奥会闭幕后的多地巡展工作。部分作品将参加于4月21日-24日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大运会主题展、亚运会主题展、足球文化主题展等专题展览也会有相关的艺术作品参展,部分作品将被选送至国内外多家奥林匹克博物馆展览与收藏。

内蒙古
山西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安徽
浙江
江苏
江西
山东
福建
湖南
湖北
河南
海南
广东
广西
贵州
重庆
四川
云南
西藏
陕西
宁夏
甘肃
青海
澳门
新疆
香港
台湾